文章来源:k8凯发 发布于:2025-09-20 浏览:13
你是否曾在匆忙浏览一堆物品后,被人突然问起其中某一件的细节?你更容易想起它的颜色,还是形状?这看似日常的短时记忆现象,背后隐藏着工作记忆(Working Memory, WM)系统的深层机制——它如何筛选、存储并提取信息。
近日,k8凯发丁小斌教授的研究团队于神经科学领域权威期刊NeuroImage发表了题为“Decoding the details of visual working memory representations from ERP and alpha oscillation activities”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通过脑电图(EEG)技术,结合多变量模式分析(MVPA),成功从大脑活动中解码出了工作记忆中所存储的视觉特征细节。该研究不仅揭示了颜色与形状在记忆重新选择中的不同优先级,更首次在时域脑电信号中捕捉到了特征值的神经表征,对工作记忆特征加工神经机制的理解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研究者采用变化觉察任务,让被试记忆屏幕中央呈现的具有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,并在后续探测阶段判断特征是否发生变化,在任务过程中记录被试的脑电图信号。行为结果首先显示,被试对颜色的报告不仅速度更快,准确率也显著高于形状,表明颜色在工作记忆的重新选择中具有优先性。这一行为差异在大脑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呼应:ERP分析发现,颜色刺激可诱发更大波幅的P300成分,该成分位于后部头皮区域,与工作记忆的信息维持与处理密切相关。然而,在alpha振荡活动上,颜色与形状并未引发显著差异。
最令人瞩目的发现来自多变量模式分析(MVPA)的结果。结果显示,即使在不同滤波方式处理后的脑电图数据中,被试所记忆的具体颜色值和形状值仍能被显著解码。这意味着,工作记忆中的特征细节不仅被大脑存储,还以跨频率的分布式神经模式进行编码——甚至隐藏在以往认为“仅与空间信息相关”的alpha频段中。
值得注意的是,颜色解码的时间窗口早于形状,且持续时间更短,暗示颜色可能享有更高效的认知处理资源,这与行为数据中颜色优先的结论高度一致。形状作为结构更复杂的特征,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神经整合与表征。
这项研究首次揭示,工作记忆中的特征信息不仅行为表现上存在优先级,更能从大脑神经活动中被直接解码。研究表明,记忆并非“全有或全无”,而是一个动态选择、多频段编码的复杂系统——当你一时想不起某个形状时,大脑可能正于其他频段处理着更优先的信息,这一切,都默默写在了脑电波之中。这些研究发现对脑机接口神经信号采集和解码具有重要的启示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105381192500388X
版权所有: k8凯发(中国)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 地址: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:730070
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735号 陇ICP备17000462号-1
Copyright© http://www.ameedplaz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【管理员登陆】